每日播报金融股票行情在线分析与讨论:688777 中控技术 —股票行情主力资金的最新股票行情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求与挑战。 |
| 另一方面,面对流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大量的"烟囱式"应用、数据孤岛林立、信息碎片化的现状,中控技术i-OMC系统以"工厂操作|
|系统平台+工业APP"的架构,基于设备对象化的工厂模型和统一数据软总线,以数字化方式连接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数据等全要素, |
|构建出开放、可持续、多方参与的统一工业数字基座。该架构将极大促进流程企业在工业数据融合与集成、工业数据综合治理与加工、|
|工业数据价值挖掘与应用、生产流程优化与业务协同等方面进行可持续的改进和提升。 |
| 此外,中控技术i-OMC系统还基于在流程工业过程控制和优化的经验积累,深度融合智能算法、专家经验和工艺机理知识,将自主 |
|研发的回路自整定、预测控制、操作导航和报警治理等关键技术予以全面应用,并基于i-OMC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AI智能分析,在生产 |
|过程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操作去技能化,高效便捷地实现工业装置一键开停车、自动升降负荷、报警精准治理、工艺指标卡边优化、异常|
|工况智能决策,全面提升了装置的自控率、平稳率和安全性,大幅降低装置操作频次,实现装置生产全过程的自主协同运行,达到"少 |
|人化"直至"无人化"操作,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收率,降低能耗、物耗。 |
| 基于中控技术i-OMC系统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及应用优势,对于为客户带来的价值,崔山将之概括为"成本优化、减少人力、安全平稳|
|、经验沉淀、资产增值"等。崔山列举了i-OMC系统前期的部分定向应用案例,在某化工企业,客户借助中控技术i-OMC系统,实现了操 |
|作频次下降90%以上,生产平稳率达到99%以上,部分装置自控率达到了100%,彻底将操作人员从繁忙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将"自主运 |
|行"目标逐步变成现实;在某科技公司离子膜烧碱项目中,客户依托i-OMC系统,打造了"氯碱行业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示范企业",实|
|现全自动及黑屏操作、一键启停烧碱装置等,定员由120人减少到40人以下;在某医药企业中,客户基于i-OMC系统中的"软件定义硬件 |
|、先进的工业网络、数字化通讯"等技术,实现了控制室直连现场,节省电缆76%。 |
| 作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控技术近年的业绩增长有目共睹。2017年到2021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增速达到27.41%|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增速达到37.34%,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
┌────────┬─────────────────────────────────────────┬────────┐
| 2022-07-22 |科创板3周年系列上市公司访谈 | 中控技术(688777)副总裁房永生:工业自动化行业迎来历史 | 证券时报网 |
| |性发展机遇 | |
├────────┴─────────────────────────────────────────┴────────┤
| 3年前的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
| 有目共睹的是,时至今日科创板市场已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
|。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
|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等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
| 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中控技术副总裁房永生表示,2021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3.|
|8%,较2020年增长5.3个百分点,连续十一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科创板的推出拓宽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工业自动化|
|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以中控技术为代表的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正加速国产替代的步伐,并借此机会积极向外拓展,提高国际|
|竞争力。 |
| 智能制造行业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
| 证券时报记者:科创板上市以来,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及最新动态如何?能否详述一下是否已经产生经济效益?公司在相关关键领|
|域取得了哪些成绩? |
| 房永生:目前,公司募投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从"产品、技术、营销"三个维度出发,与公司业务、核|
|心技术及产品保持了良好的延续性,同时公司通过募集资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产品的基础研究,升级技术及产品|
|。2021年,公司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及行业应用,陆续发布了全国产化控制系统ECS-700X、云化PLC控制系统、高容积率安全仪表系统TCS|
|-500、工控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基于"平台+工业APP"的智能制造技术架构,研发了油品移动、油品调和、操作导航、高级报警管理、资|
|产管理、计划调度等大量工业APP,并拓展了新材料、新能源、制药食品等行业应用场景。仪器仪表业务核心产品压力变送器、智能控 |
|制阀产能扩张,产品竞争力提升,实现大客户供应商突破,2021年仪器仪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44.2%。 |
| 公司深入探索"5S店+S2B平台"商业新模式,通过建立覆盖全国六大区总店及100余家地方区域5S店,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资源调配 |
|和协作机制为客户提供更为即时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打造差异化商业模式。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9亿元,同比增长43.08%; |
|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37.42%。根据公司7月22日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6,681|
|.44万元,同比增长45.50%。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354.70万元,同比增长48.31%。 |
| 在控制系统方面,2021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3.8%(数据来源:睿工业),较2020年|
|增长5.3个百分点,连续十一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
| 2021年,公司在化工、石化两大优势行业持续领跑,其中化工领域营收同比增长26.55%,市场占有率达到51.1%,较上年提升6.9个|
|百分点,石化领域营收同比增长73.90%,市场占有率达到41.6%,较上年提升7.6个百分点,并顺利拓展了BASF、沙特阿美等国际顶级客|
|户。同时公司建材、制药和电力三大扩张行业的营收较去年同期分别实现了92.68%、67.30%和38.24%的高速增长,在生物制药、锂电新|
|能源和氢能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亦实现了突破。 |
| 在5S店+S2B平台方面,29家小型店升级为中大型店,中大型店从39家增加至68家,其中收入5000万元以上单店从16家增加至33家。|
|实现1000万以上大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95%,新增客户1724家。公司上线5.0版S2B平台,企业注册客户20000+家,累计上线SKU达70万个|
|,产业链生态产品业绩翻倍增长,公司设立30家联储联备前置仓,100+家客户融入联储联备生态圈。 |
| 在工业软件方面,公司工业软件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63.4%,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已经形成了包括实时数据库、数字 |
|孪生、生产管理、过程优化、生产安全、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七大类工业软件体系共计200余款工业APP应用开发,发布了《中控技|
|术流程工业低碳运营解决方案白皮书》,面向六大行业的节能降碳需求,基于"碳能协同"理念开发了碳能管理对应的工业APP,已在国 |
|内某化工园区进行了应用,赋能园区企业节能降碳。2021年签订了华谊集团、传化化学、包钢集团等10个超大型智能工厂。 |
|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所属行业具有哪些特征,该行业与海外相比尚处于哪个阶段?我国推出科创板以来,该状况有多大改观,以及|
|如何看待未来的行业前景? |
| 房永生:公司属于工业自动化行业,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政策扶持力度大、发展速度快、产业集中度高等特点。目前我国多数制|
|造业企业仍处于基础自动化阶段,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依然偏低,据工信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统计,2021年四季度全国企业智能制|
|造就绪率(智能制造就绪率是指初步具备智能制造条件的企业比例)仅11.3%,智能制造供给能力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整体规模和发展 |
|增速相比明显滞后,还不能高效匹配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缺乏足够数量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
|决方案供应商,整体行业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
| 科创板的推出拓宽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工业自动化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以中控技术为代表的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
|正加速国产替代的步伐,并借此机会积极向外拓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
| 对于行业未来前景,我们认为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工信部、中国工控网数据,2021年度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14亿元|
|,同比增长24.8%,高出全行业水平7.1个百分点;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22%。中国工控网预测,2022-2025年中|
|国自动化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随着十三五国家调结构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效,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工业 |
|自动化市场将持续回暖。制造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油气储运等行业|
|增速加快,给自动化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 |
| 持续研发是保证行业竞争力必要条件 |
| 证券时报记者:科创板上市之后,在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及成果、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有哪些变化?如何看待研发投入与创收之间|
|的关系? |
| 房永生:自上市以来,公司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及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公司为进|
|一步建立先进、高效的现代管理体系,推进战略落地,更好地为客户、社会创造价值,公司于7月启动管理变革:全面推进战略管理体 |
|系建设与实践,形成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发布新的治理架构,构建全新流程体系;研讨共创采购运作机制、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及治理架|
|构;建立聚焦客户价值创造的销服管理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区域营销阵型,助力客户成功。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管理变革,|
|推动全员思想文化统一,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变革项目开展,为快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 在研发投入及成果方面,公司2021年度研发投入4.97亿元,同比增长37.19%,占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99%;公司2022年第|
|一季度研发投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8.82%,占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81%,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研发创新活动提供|
|了有力支撑。公司2021年新申请知识产权372个,获得167个,其中新申请发明专利277个,获得62个;公司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709个, |
|获得904个。 |
| 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公司结合战略及变革要求,制定人力资源纲领,全面开展人力资源分析,重构引领公司高速发展的组织结构|
|及运作机制,助力打造增长型的高绩效组织。特别是研发人才方面,公司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人才队伍,形成了市场调研、需求分|
|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测试、系统集成的人才梯队。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拥有1730名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数|
|量的 34.21%,较去年同期增加345人,上升19.94%,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均超过15年,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和人才资源铸造了公|
|司持续自主研发的基础。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ghld8.com/gszb/2023-02-22/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