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怎么看:688737 中自科技—股票行情主力资金的最新股票行情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2021-10-22 |中自科技(688737)10月22日登陆科创板 被称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 | 中证网 |
├────────┴─────────────────────────────────────────┴────────┤
| 中证网讯(记者康曦)被称为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的中自科技10月22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本次发行价格为70.9|
|元/股,发行数量为2150.87万股,募集资金15.25亿元,投向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氢能源 |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等。 |
| 中自科技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其|
|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
|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10.01亿元和25.77亿元,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6.8|
|9%。自2019年7月1日,重型天然气车国六排放标准开始执行,凭借前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建立的核心技术及客户资源优势,公|
|司业绩进入快速增长期。2018年-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30.97万元、8655.37万元和2.18亿元。 |
| 目前,中自科技主要产品是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已实现向玉柴、云内、上柴、柳机|
|动力、小康动力等主流发动机厂和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大长江等主流整车厂批量供货。 |
| 顶着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的中自科技正在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及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产品,公司现已成功研制出第一代|
|铂碳催化剂,现处于小试送样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氢燃料电池电堆,而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则是电堆的核心部件|
|。 |
| 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我国氢 |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为2025年保有量达10万辆左右、2035年达到100万辆。在此背景下,高性能、低贵金属用量的燃料电池电催化 |
|剂的需求不断上升,低铂催化剂技术已成为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需重点攻克的关键瓶颈技术。 |
| 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就是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主要系投入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膜电极、集成系统的小试制|
|备工艺的开发,提升公司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及膜电极组件的整体研发能力,拓展公司的产品种类,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公司在环保催|
|化剂领域的产业地位。 |
| 目前,中自科技研制成功的第一代铂碳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电化学活性面积大、低成本等特点。2020年,公司还与厦门|
|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宁德时代等高校、企业共同参与了“高性能/抗中毒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技术与批量 |
|制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司承担了课题中关于催化剂工业化量产和工况验证的研发任务。公司表示,该研发计划项目将为募|
|投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
| 在发展战略中,中自科技表示,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方面,公司将基于已有技术和公司参与的“高性能/抗中毒车用燃料电池催 |
|化剂的合成技术与批量制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在尾气处理催化剂方面,将进一步针对贵金属催化材料、稀土催|
|化材料等底层催化材料和催化剂技术进行持续研究,开发出更高性能、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
└───────────────────────────────────────────────────────────┘
┌────────┬─────────────────────────────────────────┬────────┐
| 2021-10-22 |N中自(688737)上市首日破发 跌超11% |证券时报·e公司 |
├────────┴─────────────────────────────────────────┴────────┤
|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自科技今日上市,目前跌超11%。 |
└───────────────────────────────────────────────────────────┘
┌────────┬─────────────────────────────────────────┬────────┐
| 2021-10-22 |N中自(688737)上市首日即破发 收盘跌近7%换手率达55% | 证券时报网 |
├────────┴─────────────────────────────────────────┴────────┤
| 中自科技(688737)今日上市交易,该股开报70元,开盘即跌破70.9元的发行价,盘中大幅下探,最低至58.88元跌约17%。截至收|
|盘,该股报66.03元下跌6.87%,全日成交6.54亿元,换手率达55.3%。 |
| 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
|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并积极探索其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
| 公司在招股书中提示,2021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6.25亿元(经审阅),较上年同期下滑54.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
|,871.30万元(经审阅),较上年同期下滑81.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5.78万元(经审阅),较上年 |
|同期下滑86.31%。业绩下滑主要系下游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受年初油气价差缩减、上半年国五柴油重卡冲量销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所|
|致。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天然气车催化剂的销售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2021年1-9月,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为86,000万元-95,0|
|00万元,同比下滑57.48%至53.03%,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0万元-5,400万元,同比下滑75.33%至70.40%,预计扣非后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900万元,同比下滑84.63%至80.02%。2021年度公司面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
| 同时,公司存在单一客户重大依赖的风险。公司提示,2019年度、2020年度公司对重汽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20%|
|、57.15%,存在对单一客户的重大依赖。2021年4月起,重汽新增威孚环保作为其天然气发动机的催化剂供应商,若公司不能开发出更 |
|具竞争力和性价比优势的产品,将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
|.00%、82.42%和90.04%,客户集中度较高。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实现对主要客户的销售并拓展新客户,或主要客户的经营策略调整、经|
|营情况及市场竞争情况发生不利变化,将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
└───────────────────────────────────────────────────────────┘
┌────────┬─────────────────────────────────────────┬────────┐
| 2021-10-22 |N中自(688737)陈启章:做好减污降碳"媒人" 进军氢能细分赛道 | 上海证券报 |
├────────┴─────────────────────────────────────────┴────────┤
| 10月22日,带着环保与新能源光环的中自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公司在深耕千亿规模的机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市场的基础上,将|
|借力资本市场,进军新能源赛道。“公司积极布局和参与第三次能源革命,已超前布局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包括膜电极、电解水催化|
|剂……”中自科技董事长陈启章对创新满怀激情与执着。他认为:“创新需要有一种奋斗者精神,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
| 从2005年创立到如今成长为手握全流程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中自科技的高成长就是一部奋斗创新史。在几乎由外资催化剂|
|巨头把持的尾气处理催化剂行业内,中自科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减污降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走出了一条自主|
|创新之路。 |
| “我们对标巴斯夫,只做催化剂,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一点一点把它做专做精做实,这是我们的一项战略。”陈启章说,“未来|
|,在环保催化剂领域,中自科技要实现天然气、柴油、汽油和氢燃料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
| 嗅觉敏锐果断抢占尾气治理商机 |
| 究竟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
| “催化剂又叫‘触媒’,是舶来品,最早从欧洲进入中国。”在陈启章看来,催化剂就好比媒人,将一对陌生男女介绍认识,开始|
|谈朋友而后结婚。在这个过程中,媒人发挥着作用,但其本身没有任何变化。汽车尾气中有很多的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都需要催化剂的作用,使得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的相应标准。 |
| “我进入尾气处理催化剂行业,纯属机缘巧合。”2005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陈启章认识了四川大学的陈耀强教授,获知后者正|
|在研究机动车尾气催化剂。陈启章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并果断地从航空机电设备领域抽身,积极投入到机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 |
| “摩托车尾气催化剂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当时摩托车年产量在1500万辆至1700万辆,而且按照当时计划2009年7月将实施新的摩 |
|托车国标,所以我们想抓住这样一个机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人们常说,学校的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是最后一公里的事|
|情,实际上从我的感受来说,远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回忆创业初期时的情景,陈启章充满感慨。 |
| 和大多数民营企业相似,资金短板始终是中自科技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标的不断提升,中|
|自科技的主要产品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并不断迭代升级创新,销售收入也经历过两次大的飞跃。一|
|次从20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一次从3亿元提升到10亿元。虽然增长很快,但公司的原材料需要贵金属,得用现款去买,而另一端客户|
|方则有账期,这就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很大的压力。” |
| 怎么办?学习党史为中自科技解决困难、坚定信心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陈启章说:“我经常跟同事讲,我们要学习党史,坚定自己|
|的信仰。中国煤炭、柴油、天然气所产生的污染物必须要去处理,环保大气治理在中国一定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好在我们最终挺了过|
|来。” |
| 注重创新不断打造高品质产品 |
| 据陈启章透露,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有将近3亿辆,在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有券商称之为千亿级的市场。“ |
|公司推出用国六的技术来治理汽车尾气,商业模式上公司希望让老百姓少掏钱,甚至不掏钱,以旧换新,来治理空气污染。” |
| 技术是中自科技得以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核心驱动,其背后是人才的培养与吸纳。陈启章告诉记者,创业初期,催化剂方面的人才非|
|常难寻,需要自己去强化培训,逐步摸索,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中自科技员工总人数500余人,拥有接 |
|近200人的研发团队。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ghld8.com/gphq/2023-02-21/7305.html